從“舉燭”想到的

Larry Lao

September 13, 2013 (written on 2006)

讀書使人明志。讀史書可以從人事明天理。 這裡的小故事是幾天前讀史書讀來的。。。

楚國郢都有個人,要寫封信送給燕國宰相。寫信時恰好是晚上,燈火不亮,他就對拿燭的人說:“舉燭 ! ”讓下人把燭舉高些。他一邊說,一邊在信上誤寫上“舉燭”二字。
燕國宰相收了信,讀到“舉燭”二字,恍然大悟地解釋說:“舉燭嘛,是推崇光明的意思。推崇光明嘛,就是要舉賢授能,大膽任用。”燕相把這層意思告訴燕王。燕王大喜,照此辦理,國家大治。
這個原本是笑話的故事,說是燕國的國家倒是治好了,但這卻不是郢人寫信的原意。原來是用來諷刺一些治學的人,對古代典籍,大多穿鑿附會,妄加解釋,就像這燕相解說郢書一樣。
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的字句,等閒之人充其量只能從字裡行間看出寫作人想要傳遞的信息,可是賢人卻能夠發現真理。譬如“舉燭”這等筆誤,愛國之人可以從中發現治國之法;孝順之人想到父母恩情;索取功名之人會看出勤奮;愛戀中人更思念紅袖添香。。。
在 一個相對自由的世界裡,我們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感嘆自己想感嘆的事情。正如胡適講過的“我不會做妳的詩,正如妳不能做我的夢”。人心乃是萬源之本 — 心數不定,如白雲蒼狗,滄海桑田。每一篇文字,每一個生活場景,在不同的人心中會引起不同的感受,在同一人的不同場合和人生階段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古人有講,“書讀千遍,其義自見”,也許也在講這個道理吧 — 把自己沉浸在書的環境之中,讓自己情感的大門被書中的意念無數次的撞擊而達到人書合一,天人合一之境界。。。

人們的行為舉止都是自己內心的反映。心地狹隘的人,看到,聽到和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小利益,他人的所有言行可能都被理解成是要加害自己的手段,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世界上所有的 行為都是自私的行為–他所有的整個生命都在驚恐,無信中掙扎。如果將人心比做一個小小的水庫,這樣的人不小心流出來的將都是毒素和烈火,其內心所為有時 候連自己也控制不住,就像坐在背著自己過河的烏龜身上的那個蝎子,心性使然,忍不住一定要蜇一下與其休戚與共的同路人,造成不可避免的害人兼害己的後果; 心胸寬廣的人,以己仁而度他人,言辭行為充滿仁厚,從心裡流出的一定是絲毫不用掩飾的關 愛和慈祥,一念之仁,可渡己救人。這樣的人,持家必是一個充滿大德之家,為官必定為生民立命。孔老先生之所以為很多西方哲學家奉為古今人類哲人第一人,是 因為他對心靈及行為的正確認識–救國必先救己,救己必先救心。

心懷感念,仁厚於心,“舉燭”亦可救國家。。。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這則寓言尖鋭地諷刺了一些人隨意穿鑿附會的治學態度。它說明,做學問不能斷章取義,胡亂解釋前人的片言隻語,從中尋求什麼微言大義。同時也告誡人們,對待人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主觀意斷,以免造成不良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