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聯誼會名譽會長蔡建中先生簡介

Larry Lao 整理

本會名譽會長蔡建中先生一直致力於華工校友會的工作,從1969年在香港首創第一個校友會至今,幾十年如一日,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每到一處,他都積極與當地校友討論發展華工校友事宜,為母校和校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蔡建中先生幾年前從自己創立的香港互太紡織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位置上退休,更加積極熱情地投入各種校友會的工作, 包括華工和廣州培英中學的校友事宜。由於蔡先生對廣州市建設的出色貢獻,被授予為 廣州市名譽市民。 (註:本資料根據與蔡先生交談以及參考網路資料整編而成)

 

(一) 讀書及創業篇

蔡建中先生1956年從廣州六中考進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專業。蔡建中從小就喜歡體育、音樂、美術,中學畢業時,老師和同學都鼓勵他報考體育或音樂專業。但當時他考慮到新中國剛建立不久,人民急待改善衣食住行,結果還是選擇了建築專業,希望中國人民都能安居繼而樂業。

1958年,由於歷史的原因,使對建築學已經入了門的蔡建中不得不戀戀不捨地離開大學,走向了社會。1962年他到了香港,由於同班10多位同學也到了香港,都在建築及設計行業中工作,於是把蔡建中也帶進了建築行業。

1966年中國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一切生產幾乎停頓。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所有外國商人到中國訂購貨物都經香港,由於在中國訂購不到貨物,轉而在香港訂購,香港的輕工業由此起飛,尤其是紡織漂染業、製衣工業。地產市場則因中國的政局不明朗而停滯。在這個歷史時刻,蔡建中把握機遇,及時由建築行業轉入漂染行業。

1969年他和朋友集資港幣15萬元開設高泰染廠,當時由於各行各業的訂單都彙集在香港,工業廠房一時供不應求,結果他們在多層工業廠房的四樓租了7000多平方英呎作為生產之用。過去一般漂染廠因排水及排蒸氣的問題,大多都只能設於地面層,由於蔡建中熟悉建築設計,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而且把廠房的利用發揮到最有效的水平。漂染本來不是他的本行,幸好當時有兩位華工校友劉家漢、霍建立在香港一家德國赫司特染料公司的化驗室工作,給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指導,更重要的是給了蔡建中信心。後來霍建立乾脆辭去了大公司的職位來蔡建中這間小廠任廠長,使工廠第一年的利潤即超出投資的兩倍。蔡建中信心大增,決定將所有利潤投資到生產設備及擴大生產上去。

有了第一年的良好開端,大家更加鬥志激昂,廠房面積很快增加到一萬平方英呎,生意額在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倍,建廠時只有30多個員工,至第二年已經增了一倍,之後工廠每年的營業額都在不斷地倍增,廠房不斷地擴充,員工不斷地增加。每年的盈利工廠都用來擴大再生產,從來不會因為盈利的倍增而產生逸樂的思想。蔡建中與廠長們還是保持原來開廠時的艱苦樸素精神,和員工打成一片。最大的轉折點是在1988年,他們公司由私人有限公司而轉為公眾公司。由於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很多工廠都搬到大陸生產。由於內地的土地及勞動力都比香港優勝,促使各行各業在內地設廠的競爭能力大增。蔡建中他們認識到公司的發展速度已經不能再依靠利潤及銀行信貸來發展,而且公司經過差不多20年的發展在社會上已得到各界的認同。經過多方面的研究,並得到商業銀行的支持,決定把公司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轉為公眾公司,並發行股票,公開在市場集資,這為公司擴大再生產,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當時公司全年的營業額已經達到8.5億元,純利為8000萬,向市場發行新股集資即達1.3億多元。此舉使公司的發展在資金的籌集及社會的支持方面走進一個新的里程。蔡建中他們除了在香港繼續發展外,又和內地及香港一些中資機構合作,在東莞長安鎮開設福安紡織染整廠,第一期投資及1.2億港元,廠房設計完全由華工建築系及建工系負責,保證了質量與速度,僅在一年的時間就能投入生產,之後還在不斷地擴充,所有的廠房仍是由華工代為設計。如今已投資約10億港元,員工已發展到3600人。香港仍保持約有2000員工,去年的營業額接近30億,利潤達到2億港元。最近,蔡建中他們的公司還向海外發展,和斯里蘭卡當地的商人合作開設織染廠,投資2000萬美元,蔡建中他們的公司占60%,併負責生產及管理。

1995年是蔡建中他們的公司成立25週年銀禧大喜日子,在總結25年來的經驗時,蔡建中深有體會地說:”工業是要鍥而不捨的擴展.建立良好的信譽,並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不斷的改良和更新更重要的是要有刻苦耐勞的精神。